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 3s 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产物,可以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
目前提倡的现代农业精细化生产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以感知为前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平台构筑成功,现代农业悄然步入物联网时代,智慧农业大局初现。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已达 137.42 亿元,到了 2017 年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增长至 175.73 亿元,截止至 2018 年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突破 200 亿元,达到了 203.06 亿元。预测到 2020 年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 267.61 亿元,2015-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 14.3%。
在 90 年代美国用于农业科技的经费就达到了 600 亿美元,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仅为 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 1.7% 的水平。中国农业技术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 43%,发达国家的贡献率达到 60% 以上,有的甚至高达 80%。中国农业技术和科研投入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还是太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至 2017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科研经费投资额为 274.6 亿元,投资强度仅为 0.46%。
2019年2月19日,期盼已久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主题为《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三农” 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明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今明两年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在 “三农” 领域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方面,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了智慧农业。
四大应用领域,无人机植保企业融资最多 根据当前农业应用方式及类型的不同,将智慧农业分为了四大典型应用场景,分别为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以及精细化养殖,其中数据平台服务应用场景占比最多,为 40%。
据统计,融资类型较多的企业多是应用在无人机植保领域,其次是农业数据平台服务领域,这两个领域也是农业科技发展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