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 与 rs485 一直是弱电常见的接口,但是有很多人对它们之间的区别了解得不是很透彻,今天本文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rs232 与 rs485 的特点与区别。
rs-232 接口符合美国电子工业联盟 (eia) 制定的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原始编号全称是 eia-rs-232(简称 232,rs232)。它被广泛用于计算机串行接口外设连接。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
rs-232-c 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 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 波特。
rs-232 是现在主流的串行通信接口之一。由于 rs232 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
(1) 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rs232 接口任何一条信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逻辑 “1” 为-3—-15v;逻辑 “0”: 3— 15v,噪声容限为 2v。即要求接收器能识别高于 3v 的信号作为逻辑 “0”,低于-3v 的信号作为逻辑 “1”,ttl 电平为 5v 为逻辑正,0 为逻辑负。与 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 ttl 电路连接。
(2) 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比特率为 20kbps;因此在 51cpld 开发板中,综合程序波特率只能采用 19200,也是这个原因。
(3) 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4) 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 50 英尺,实际上也只能用在 15 米左右。
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 rs-485 串行总线。rs-485 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 200mv 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 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
rs-485 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 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 32 台驱动器和 32 台接收器。针对 rs-232-c 的不足,新标准 rs-485 具有以下特点:
(1) rs-485 的电气特性:逻辑 “1” 以两线间的电压差 2v~ 6v 表示,逻辑 “0” 以两线间的电压差-6v~-2v 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 rs-232-c 降低了,就不容易损坏接口电路芯片,且该电平与 ttl 电平兼容,刻方便与 ttl 电路连接。
(2) 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rs-485 接口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强,即抗噪声性能好。
(4) rs-485 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 4000 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 米。
(5) rs-232-c 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一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 rs-485 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多达 128 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 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设备网络。
rs-232 现在一般应用于数据传输率低的短距离传输中,在嘈杂的环境也能有效工作,比如工厂、公共站点等,其常用设备有低速调制解调器、工业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计算机数控 (cnc) 机床、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电脑、医疗仪器及设备以及嵌入式控制器开发系统。
rs-485 则常用于数据传输速率高的长距离传输中,常用设备有销售点终端 (pos)、计量仪器和大型专用自动化机器等。
但在平常的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两个不同的接口类型间进行转换。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现在流行的 usb 接口,可以帮助我们转换到 rs-232 接口和 rs-485 接口。
综上所述,rs-232 适合短距离低速率的传输要求,而 rs-485 则适合于长距离传输。rs-485 是针对 rs-232 接口的不足出现的新的接口标准,因其具有的良好抗噪声干扰能力和多站能力,现已成为首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