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 日,小米发布 2019 年财报:全年总收入突破 2000 亿,达到人民币 2058 亿,同比增长 17.7%;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 115 亿,同比增长 34.8%。小米集团各项业务逆势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米开启 “手机 aiot” 双引擎战略后的首份年报,而 aiot 业务也为本年度业绩增长的重要支点。2019 年全年,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为人民币 621 亿元,同比增加 41.7%。
作为小米的第二引擎,“aiot” 业务在 2019 年实现连续四季度的高增长。基于此前优秀的市场战绩,雷军在 2020 年新年伊始,将 “手机 aiot” 双引擎战略升级,宣布未来五年,将在 “5g aiot” 领域投入五百亿元。雷军此举,抢占 aiot“智高点”、锁定智能生态王者地位的战略野心已不言而喻。
智能生活风潮已至 巨头入局力争高下
雷军的战略野心并非 “一时兴起”,而是对 5g 背景下物联网发展大势的灵敏嗅觉。申万宏源行业报告称,物联网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成为新一代产业发展方向。未来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全场景式智慧生活,智能硬件的终端应用场景将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雷军表示,5g 时代来临,ai 时代的到来,是比移动互联网时代还要大至少一个数量级的超级机遇。aiot 就是万物智慧互联,赢得了 aiot,就赢得了未来的 “硬件 互联网”。
短短一年时间内,小米在智能生态、物联网领域已经全面领先,将 “手机 aiot” 战略投入从 100 亿升级到 500 亿,它意味着智能硬件、物联网风口正在全面提速到来。繁荣的发展势头之下,也吸引包括华为、美的、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
比如,近年来,华为通过华为 hilink 试水布局 iot 产业,其生态特点在于为消费者消费者打造 “未来智慧家庭澳门人威尼斯3966的解决方案”,但应用场景相对单一,集中在智能家居方面。不过,华为刚刚宣布 “1 8 n” 战略,将在万物互联方面奋起发力。 “1” 是以 “手机” 为主入口;“8” 是以 “平板、pc、穿戴、ai 音箱、耳机、vr” 等为辅入口;“n” 是包括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等板块的延伸,以期实现多覆盖。
而相比华为,美的集团则瞅准垂直细分市场,根据不同用户特点相继推出了多品牌战略来保证其市场覆盖率,较具代表性的有:高端 ai 家电品牌 colmo、互联网品牌布谷 bugu,以及年轻潮牌华凌品牌等。
于此同时,国际巨头也早已对智能风潮垂涎。苹果、亚马逊和谷歌三大巨头宣布战略合作,在家庭场景建立联通各自人工智能的通信协议—— “ip 家庭互联项目”(choip),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实现智能家庭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的通信。
闻风而至的国内外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纷纷进入 aiot 赛道,这无疑将加速行业进入激烈的竞争中。这不禁让很多人为提前起跑的小米 “捏把汗”,与众多巨头同台竞技,小米的优势在哪里?智能生态王者地位的战略野心能否实现?
小米生态闭环领先 竞争壁垒高筑
科技巨头可能很难撼动小米在该领域的地位。据了解,小米目前 aiot 平台的产品矩阵,已经涵盖 2000 多件产品,链接设备数超过 2.35 亿台(不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成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之一。
相较于其他竞争者,小米具有先发和齐发的竞争优势,早早构建起软硬件齐全、智能技术领先的生态闭环。这在高技术门槛、重时间投入、拼用户规模的 aiot 赛道中,是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早在 2013 年 8 月,在手机业务初具规模后,小米生态链团队应运而生。最初以复制手机的商业模式为目的的模式,通过投资赋能的模式,扶持生态链企业高速成长,形成繁荣的生态闭环。目前,小米生态链投资孵化超过 290 家公司,其中 16 家企业估值过亿,已在 a 股 美股 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市值已经到了 1000 亿的级别。市场分析认为,生态链投资将为小米持续带来业务、财务以及技术方面的增益。
基于小米生态链的赋能,小米 aiot 平台持续赋能智能硬件产品的互联互通,提供智能时代衣食住行全场景的解決方案。截至2019年12月31日,iot 平台已连接的 iot 设备数(不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 2.35 亿 ,同比增长 55.6%。智能语音助理 “小爱同学” 的月活用户数在 2019 年 12 月超过 6,000 万,同比增长 55.7%。小米已逐步成为智能生活第一品牌。
如果说完善的生态链企业让小米在智能硬件生态方面拥有绝对优势,那么作为这一生态的 “中枢”,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则是底气所在。
据日经中文网 2019 年数据显示,全球 ai 相关专利申请最多的 15 家企业中,中国占据六家,小米位于第十一位,华为紧随其后。截至 2019 年底,小米的 ai 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已完全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第一阵营。此外,小米还加快了国际智能技术方面的人才储备。2019 年 10 月,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国际语音识别和 ai 领域的知名教授、语音识别开源工具 kaldi 之父 daniel povey 正式加入小米。
近年来,小米生态链的规模效应,以及公司在 aiot 领域的价值逐渐得到业界认可。兴业证券近期研报指出,目前在国内智能硬件赛道,小米以单一品牌、全产品覆盖的小米之家,建立领先的生态体系。小米已经在 iot 领域形成品牌效应,知名品牌可降低消费者认知成本,产生交叉销售与增强渠道复用效应。
展望小米的未来发展,东方证券认为,小米已在电视、智能音箱、手环、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取得行业份额前三,并且持续丰富产品线,预计小米 iot 业务有望在 2021 年接近 1000 亿元规模。
来源:pingwest 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