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常分为四层: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层;也有另一种常见的分法,是把平台层并入应用层,因此定义为感知、网络和应用层。各层的组成和对应关系如下:
感知层通常由终端设备来履行,像人的终端神经一样,使智能网络和中控系统能感知未端状态,并执行下达的指令;其中不具备独立寻址的传感器一种是通过网关接入物联网,或者是与有独立寻址和连接能力的设备相连,通常视为该设备的一部分,以外设的身份存在。
网络层分成两种:
1.局域网联接——是网关与传感器之间的联接,有对应的协议;
2.广域网联接——是直接接入,并与数据中心或云平台的中控平台连接。
所有的接入技术,都需要通过标准的传输协议,才能建立起对话。
接入技术在速率、功耗等不同指标中各有优劣点:
可以看到,不管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其连接协议都分别有高(>10m)、中(>1m)、低(<1m) 不同的速率,通常高速率也意味着高功耗。这两个特性,决定了不同的连接协议有着不同的用途。
通常高速协议用于有外来供电、需要大量图像视频或其它大数据量交互的场景;
而低速协议,则通常用于电池供电、信息密度低的传感器数据读取、自动化设备控制等场景。
以下是未来这三种不同类型协议的应用领域和规模预估:
来源: